2006/09/23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美樂達Minolta



由於有了三個定焦鏡頭,為了省去換鏡頭的麻煩因此買了Minolta X-700,135單眼相機機身,它是1981年左右問世(1981年新台幣8,500元);有A(光圈先決),P(快門先決)模式,電子機械式快門有B,1~1/1000sec;機身為Minolta EM(MD,MC)接口,ASA25~1600,曝光補償正負2,有景深預測,自拍功能,本機為裂像式對焦屏,基本上是個高階而實用的相機.

為了拍建築物另添購Minolta Rokkor 35mm f/2.8 Shift CA 移軸鏡頭(因為稀少而昂貴,1981年新台幣17,500元),這種鏡頭的中心軸線(光軸)可上下或左右偏移,可修正透視感及景深範圍,讓建築物不會有傾斜現象,完全與人眼所見相同.

上次我們談到攝影的基本功為:了解景深、光圈大小、快門速度、光線色溫、閃光燈運用、構圖方式、緊握相機方法等等....

其實緊握相機這一基本功即使是攝影老手也常做不確實,右圖為標準示範,其他還有"馬步"站穩,雙肘夾緊,屏住呼吸,輕按快門,當然情況許可三腳架的配合最為正確,職業級的還會要求做到快門線與反光鏡預鎖.



許多人因新的數位相機有防手震功能而忽略了緊握相機這一基本功,
左圖模擬影像成像結果(每個黃點代表傳統軟片微粒或數位CCD或CMOS的感光元件)的放大圖.....

A代表了穩定的攝影工作,一點就是一點,整體畫面就是銳利的.
B
代表了輕微晃動,一點可能拖成兩點,整體畫面會沒那麼清晰.
C代表了相機不穩定,拍照技術須改善,畫面結果不能令人滿意.
D代表了相機嚴重的晃動,此種情形在快門速度慢時(低於15分之一秒),使用長鏡頭,或戶外風大時.

左側人物照及我家寵物貓的兩張照片也許可對照出上述的情形.
穩定的照片即使放大500倍仍可依稀辨識瞳孔裡反射的景物.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Minolta 數位相機的失敗之作DiMAGE X20





Minolta美樂達,這個在傳統軟片時代叱吒風雲的廠牌,來到數位世紀,竟然無心戀棧,首先被Konica合併為Konica Minolta ,過沒多久Konica Minolta又被Sony併購了,因此之前推出的數位相機頓時成孤兒.

其實Minolta發明了"潛望鏡式變焦鏡頭",這一技術催生了卡片式數位相機的誕生,為縮小照相機體積立下前所未有的汗馬功勞. 可惜我家擁有的Minolta DiMAGE X20卻是失敗之作,前後共到代理商維修數次,讓人對Minolta的數位相機完全沒有信心.

X20推出日期是 2003 年 07 月,感光元件210 萬像素,感光元件是1/3.2 吋CCD,最大解像度是1600 x 1200,動畫解像度是320 x 240與160 x 120 Motion JPEG (MOV) 有音效影片, 潛望鏡式 3X變焦鏡頭9 組 10 片包括兩片非球面鏡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的37 mm 至 111 mm,光圈範圍f/2.8-3.7,正常對焦範圍為10cm 至無限遠,微距對焦範圍為10cm,曝光模式1. 不支援光圈先決 2. 不支援快門先決 3. 不支援手動曝光,快門速度為4 至 1/1000 秒,不支援 B 快門,ISO 感光值為Auto / 64 / 100 / 200 / 400,LCD 螢幕為1.6 吋 (84,960 像素) 儲存記憶體為SD/MMC,電池為2 枚 AA 電池,機身重量為115 克,體積約名片大小.

由於一直不好用,對此款數位相機不評論.(反正Minolta品牌也沒了)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尼康Nikon與美樂時Minox








當你帶著一家大小出外輕鬆旅遊時會揹著重呼呼的一機三鏡加腳架嗎?肯定不會,這時輕便相機就派上用場了,我有尼康Nikon EF400SV美樂時Minox35ML

Nikon EF400SV是一般所謂的傻瓜相機,
不用對焦,
自動裝片,
拍完自動捲片
28mm,f/5.6的鏡頭,
超大而明亮的觀景窗,
內嵌的閃光燈可自動補光,
防紅眼裝置,

機背可打上拍攝日期,

有軟片視窗,
最短對焦距離是120公分

長11公分寬6.7公分
重145公克,
使用兩顆三號電池,
1999年出廠
雖然如此常見的相機功能,它的拍攝成品也很好,兒女畢業旅遊時都讓他們帶著去,萬一摔壞了也比較不心疼,因為那是信用卡點數換來的

至於美樂時Minox這個相機品牌也是不太有名氣,一般只拿它當
徠卡Leica的副牌,或是專做迷你間諜相機,其實我有的這台35ML "雙眼非對焦連動"135相機在實際成像表現時也是超驚人的,許多名牌單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常輸給它

1985年出廠的Minox
35ML
長10公分寬6公分

比一張名片稍大,
配備Minotar 35mm/f2.8鏡頭,
最短對焦距離是90公分,
光圈2.8~16,
快門
1/500 ~ 1 秒
光圈先決與程式自動曝光,
2倍曝光加值,
10秒自拍時間,
軟片
ISO 25 ~1600
曝光記憶功能
,功能完整,只有一項是對攝影者嚴苛的,那就是它沒有紅外線測距的自動對焦因此即使你很有經驗,也會對焦失敗,我的經驗是:
1.
用小光圈增加景深

2.被拍的人或物不要太近,
3.
隨身帶捲尺或測距儀(不誇張
,真的有人這麼做),
說穿了它是一台挑戰攝影人技術的口袋相機


Minox 35ML有絕配的閃光燈MF 35 ST,可達到自動補光功能,只需兩顆四號電池(只是這麼一組相機加閃光燈雖然外殼都是工程塑膠材質做的,卻要價約一萬德國東西真貴)。

許多人用過後讚譽有加,每次要拍照都有人圍過來看說好可愛喔
,因為它的外形正好綜合了古典與現代,只是我常常一急就忘了調焦距,因此一卷軟片拍下來總有那麼三四張不清楚的另外是它鎖機背的槓桿鈕已壞了兩次,只好找一個塑膠旋鈕往三腳架孔鎖緊代替了,就這個缺點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康泰時Contax




許多人外拍時多為一機多鏡,可是一遇到婚嫁喜慶或廟會活動,對稍縱即逝的精彩畫面,交換鏡頭怎會來得及。還有一種情況是零下溫度的環境電池往往是失效的,這時就是我預備第二台機械單眼相機機身的時候。

Contax S2 ,1992年為紀念Contax照相機誕生60周年而作,除了有與點測光相結合的測光表需要電池外,是一台
純機械的單眼相機

鈦金屬機身

Vertical-travel metal shutter垂直運行金屬快門1~1/4000秒,
閃燈同步 1/250及以下,
機械式10秒自拍器
可重複曝光拉桿
Multiple Exposure Lever
中央點測光

景深預見鈕

觀景窗顯示所有快門速度及OVER ,UNDER,及閃燈充電完成指示燈.

對焦屏是水平裂像加微菱

閃燈座是兩個接點的,一個擊發閃燈,一個當閃燈充電完成時回傳到機身觀景窗

這是一台不錯的機械單眼相機機身(當年價新台幣二萬以上),重複曝光拉桿就在捲片桿前是很方便的設計,在零下溫度的環境中表現超棒,許多人喜歡拿Nikon的FM2來比,我沒意見,反正好用即可,它的原廠背帶是那種可放兩卷預備軟片的設計。

P.S.沒電池時怎麼辦?攝影師級的網友xuzhanming給的12法條,你參考看看:

1、陽光16法則。即在拍攝處於明媚均勻的陽光下的主體時,快門定為軟片感光度之倒數(軟片ISO若為100則快門應為1/125),光圈為F16為宜。以此為基準,可以估算出,在海灘用F22光圈,有雲的晴天用F11等。

2、月光11,8,和5.6法則。攝影月亮的曝光組合有多種。但最為人樂於使用的是11、8和5.6組合。當快門速度為感光度倒數時,滿月用F11光圈,半月和3/4月分別用F8和F5.6.

3、相機防抖動法則。安全的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如使用50毫米的鏡頭時,如果手持拍攝,速度至少要在1/60以上為宜。如果低於此速度,請使用閃光燈,腳架,或為相機找其他支援物。

4、18%灰測光。用18%中灰板測光會帶來最好的效果。如果沒有灰板,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對手掌測光讀數,然後加一檔曝光拍攝。

5、景深法則。對焦點取在整個景深的前三分之一位置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因為焦點後的景深是焦點前的二倍。

6、數位沖印尺寸法則。數位照片最佳的放大尺寸應該不超過長與寬的像素數之和除以200。如果需要影展素質的照片,請除以250。

7、曝光法則。經典的建議是︰保證高光區曝光準確,低光區隨他去。這一建議適用於反轉和數位相機。而對負片,特別是彩色負片,最好增曝一檔。

8、快速閃光輸出法則。在使用沒有自動輸出控制的閃光燈時,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膠捲的二倍,對主體測光,機身選光圈整檔,閃光燈設同樣光圈。這種設定下,照片的陰影區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

9、閃光距離法則。距離乘2,感光度乘4。比如,你的閃光燈在感光度100時的有效距離為6公尺。如果你需要閃光距離達到12公尺,則需要使用感光度400的膠捲。

11、動態捕捉法則︰這是一個角度與速度的經驗公式。如果物體沿鏡頭的軸線運動你能夠用 (1/125)的快門捕抓下來,那麼它垂直於鏡頭軸線的運動(從取景框的一邊到另外一邊的運動)能用比(1/125)高2檔的快門(1/500)捕抓下 來,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成45度運動的話,只需要提升一檔快門(1/250)就能捕抓下來。

12、日落測光法則。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取景器中不要取到太陽。如果想讓照片上的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在曝光補償中減1。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Panasonic與Metz閃光燈&SEKONIC測光表





閃光燈是必備的攝影要件,Panasonic一直是日系閃光燈的大廠,物美價廉是德系跟不上的,Panasonic PE-2057是我的第一台閃光燈,1980年代需台幣3,800元,約用了10年後報銷。再購買的Panasonic 是PE-28S,目前賣新台幣3,000元。PE-28S曝光指數GN值是28,重量165g,電力來源是4顆3號電池,操作模式為1.手動,2.AUTO自動模式,3.AUTO自動近拍模式,90° ~ -30° 可調式燈頭能抬頭採用跳燈拍攝,有25CM近拍(小花)閃燈模式,單點熱靴之外,支援同步線,有SLAVE功能『可當觸發閃燈』,配合照射角度大約是135鏡頭~50mm標準鏡,加上擴散片的照射角為28mm,正面圖有3個孔,由上而下分別是近攝感應器、slave觸發感應器、閃光感應器,GN值對照清晰標示於機身上,輸出模式1.AUTO模式有F2.8 F4 F5.6等3段光圈、2.固定出力(M)模式有GN7.14.28等三種。

另一台德系美緻牌Metz Mecablitz 20 BC 6 也是獲各國照相器材專業評鑑大獎的閃光燈,簡單好用,曝光指數GN值是20,廣角角度可達24mm以上,自動電眼只有壹段F5.6,循環回電時間約8秒,閃光次數約200次,電源為3號乾電池三個,色溫為 5600K,重量155g。

這兩個閃光燈在目前搭配數位相機仍很好用,不過不能作自動閃光曝光,需要搭配手動的數位程式,值得多練習但不困難。其實閃光燈不需太貴的,買相機原廠的雖拍照省事,可惜不好用在其他廠牌相機,如果你想增進攝影功力並不是很贊同。

另一非必備的攝影配備是測光表,由於現代的相機測光功能都很強大,非職業級的就不需要購買。我擁有的Sekonic L-518 Digipro X-1是設定在特殊狀況下使用,這台測光表1984年曾因搭載於NASA(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的太空船上使用而出名。可測量55°反射光源、直接入射、有接線閃光燈光源、無接線閃光燈光源,EV值-1 ~ 18,ISO範圍 6~ 8000,光圈值F1~F 90,快門值30' ~ 1/8000,電源為3號乾電池一個,另有倒數計時功能。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美樂達Minolta

在照相機還是奢侈品時,右邊這一張小時侯的照片是1945~1950年代某位偉大的叔叔幫我們兄弟照的,感謝他讓我知道從小就一付嫉時憤俗的表情.

自從數位相機與電腦普及後,傳統相機與底片市場節節敗退並萎縮,許多跟不上腳步的照相器材與相片沖洗店紛紛收攤.

然而數位相機的全面自動化雖然讓攝影更容易,且可馬上檢視成果以決定是否重拍,但也讓許多攝影新手對自己的成品所呈現的攝影原理更迷糊.我們發現許多熱門攝影網站討論最多的是數位新機的幾萬畫素、防手震、人臉追蹤、幾吋LCD、蔡斯萊卡鏡頭、幾倍光學變焦等,完全著重在硬體的能力.

殊不知相機再怎麼好,基本的景深、光圈大小、快門速度、光線色溫、閃光燈運用、構圖方式、緊握相機方法等,仍然是必備的攝影基本功,否則即使你有錢買到像Canon EOS-1Ds Mark II (售價27萬元)這樣的頂級貨,拍出來的相片也許比用DigiLife DDC-680(售價3990元)照的更爛,這種事情在傳統底片相機時代就常發生,沒有誇張.

這就是為什麼我看到這張50年前的老相片一點也不覺得它拍得不好,沒彩色、粒子粗、曝光稍過亮,但那種拿相機的人的熱情與樸實專注是看得出來的.

我的攝影經歷要從Minolta SRT101b說起,由於創業維艱時企劃美工由我負責,海報景物需要拍攝正片以供掃瞄,為了省下攝影師的費用,只好向大姊借貸部份錢(1980年新台幣11,000元)買了平生第一部單眼相機Minolta SRT101b.

那時的攝影書籍很少又不是很買得起,
只好到書局站著白看不買,同時相機的使用手冊還是英文的,只好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翻譯,終於搞懂了八成的意思.

Minolta SRT101bMinolta美樂達1979年上市的135單眼反射式(SLR,Single Lens Reflex)相機配50mm f1.4標準鏡頭,機上的裝置簡潔只有:
1. 閃光燈接點/2. 回捲軟片桿/3. 快門
設定轉盤/4. ISO值(軟片感光度)設定/5. 捲片拉桿/6. 快門按鈕/7. 拍攝張數視窗/8. 退片押鈕/9. 自拍器/10. 景深預覽鈕/11.反光鏡預鎖/12.電池匣/13.腳架洞

觀景窗是那種簡單的曝光針指示系統:可看到選擇的快門值,測光值,選擇的曝光值, 分裂式對焦屏.

SRT101b的測光方式為 Minolta 本身所設計的 CLC (Contrast Light Compensator),運用兩片 CdS 感光元件放置在觀景窗上方.
這種純機械控制的單眼相機在任何年代仍然是學習攝影最佳的典範,如果你注意到的話一些數位相機也有"M"這樣的手動位置,只是以前那種景深光圈快門自我掌控的樂趣,在現在的數位相機上是越來越少了.

在熟稔了這款相機的操作後, 在經濟許可下不能免俗的也添購了135mm與28mm兩支鏡頭,如此的一機三鏡也在早期的攝影工作中,表現出了良好的質素,其耐用性與可靠性無庸置疑.惜後來因添購其他相機而少用,在一次借給朋友後就神秘的失蹤了.

Minolta SRT101b相關參考網站http://www.rokkorfiles.com/SRT%20Series.htm
Minolta相關參考網站http://www.ne.jp/asahi/55/nishikin/mindex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康泰時Contax
















攝影講相機最後一定要談到135相機中"徠卡Leica"與"康泰時Contax"這兩個品牌,就好像汽車中"Ferrari法拉利"與"Porsche保時捷",對於玩影像的人,是追求的目標.

我在1992年因為保值理由曾經買了乙台Leica M6金雞吉祥紀念機(Year of Rooster),由於此型評價不高,當時買價為新台幣12萬元,後來以16萬元賣出,現在查網路奇摩拍賣有人開價新台幣38萬元下標直購
英國賣1,990英鎊約等於新台幣129,612元,美國賣5,990美金約等於新台幣198,269 元.

我曾小心試用試拍這種RF(Rangefinder俗稱雙眼、旁軸、連動測距)相機,覺得不順手,RF相機無法直接由鏡頭觀景,所見非所拍,難以目視決定景深效果,玩濾鏡攝影創作十分麻煩,常常按下了快門才發現鏡頭蓋沒打開,旁軸視差無法作微距攝影,超過一定範圍的廣角或長焦就要用外掛式取景器,重影式對焦只有中央一小塊重影區能對焦...等等,因此收藏一陣子後就脫手.

因為在此之前,1985年為了追求Carl Zeiss(蔡司)鏡頭,買了康泰時Contax一機三鏡,從此就當了Contax的忠實門徒...

Contax歷史推薦你看康泰時Contax歷史(中文)

1982年推出了Contax RTS II,它有保時捷集團設計的外型,
快門速度1/2000~16秒,
沒電時可使用1/50與B快門,
石英定時10秒電子自拍器,

電磁式快門按鈕,

矽光質二級體TTL中央重點式
測光控制式,
光圈
優先AE模式,
AE鎖

快門按鈕輕觸曝光值預視,

可交換對焦屏

反光鏡預鎖,
並加入TTL閃光燈控制,
另外增加了取景目鏡檔板和
鈦金屬葉片平移快門。


Contax RTS II體貼的為攝影者做出一個很明亮的觀景窗,所有光圈快門閃光燈情報數據都用LED燈清楚顯示在內。由於機身與鏡頭都是金屬材質握持時很重許多人都加買W-3捲片器,有捲片器的好處除了有穩固的把手,在相機90度垂直取景時捲片器上另一快門按鈕可用

當然德國原廠的蔡司鏡頭是最大的誘因,我選擇了
Distagon T* 28mm F2

Planar T* 85mm F1.4

Sonnar T* 180mm F2.8
三支銘鏡,主要偏重在風景與人像
,事實上卓越的成像品質,從專業工作到家庭休閒表現,在在都能讓人引以為傲,即使在數位相機的時代仍可用C/Y轉接環用到CANON 300D等機上,色彩鮮艷影像清晰無與倫比

在配件上加購的電子快門線幫助影像的更穩定值,偏光鏡人像柔光鏡用途廣泛,鏡頭的遮光罩更是必需品,這樣一套下來在1984年時約新台幣九萬以上,雖然花的心痛,可是20幾年過後仍然運作正常,且依舊是網路上討論中專業攝影者的最愛,這就是好東西的永恆價值。
康泰時 Contax專門介紹(馬來西亞)英文網站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hardwares/classics/contax/index.htm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SONY第一款Cyber-shot機型DSC-F1





正面迎擊...數位攝影時代的來臨.......

2001年是數位照相機大鵬展翅的一年,因為SONY第一款以消費者操作便利考量而研發的Cyber-shot相機DSC-F1出現了。

DSC-F1配備180度旋轉鏡頭及閃光燈,內建4 MB Flash記憶体。
DSC-F1雖然僅擁有35萬畫素,固定式對焦,但是在隨身聽大小般的內部裡,卻搭載許多功能,如旋轉鏡頭、
10秒自拍計時器、
在按下快門時連拍四張相片、
有效像素30萬像素、
*在設定為Fine JPEG 640 x 480可拍30張(4 MB記憶体)
* 在設定為Standard JPEG 640 x 480 可拍58張(4 MB記憶体)
* 在設定為Low JPEG 640 x 480可拍108張(4 MB記憶体)
1/3英寸CCD感光原件、
鏡頭為4.8 mm - f/2.0,約為35mm相機的35mm鏡頭焦距、
6.1萬像素1.8英寸LCD液晶螢幕
最大解析度 640*480、
快門自動:/30-/500秒/手動:/7.5-/1000秒、
LIP-10可充電鋰離子電池、
尺寸102╳76╳41mm、
重量300g、(現在數位隨身相機最重的約在150g以內)

名符其實地為一台充滿數位樂趣的數位相機。
但當年SONY DSC-F1定價日幣 88,000,(2001年在台灣台幣27,000元,現在可買Nikon1020萬畫素 D40X單眼相機一台還有找),可透過IrDA 通信裝置與其同步推出的 Digital Color Printer DPP-M55 熱昇華照片輸出機相連,定價約 5 萬日幣(2002年在日本台幣9,000元),耗材「Video Print」50 張熱昇華照片訂價日幣 3,300,比起傳統相紙貴很多。

即使如此,現在用起來仍很好用,只是電池難找,傳輸不便。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尼康Nikon

若說到赫赫有名的Nikon F3,恐怕許多人要肅然起敬了,可惜對我而言卻是厄夢的開始.

想當年多少攝影人在
Nikon的成功把它塑造為PRO的夢想機後,雖然昂貴
(1983年含50mm f1.4標準鏡頭是台幣21,500元),許多玩家仍然相繼投入追逐行列,膚淺如我當然亦是其中之一.

Nikon F3大量使用電子控制原件,主要特點有自動曝光功能、8~1/2000秒快門速度、TTL 控制和可搭配 MD-4 捲片馬達,實現每秒五張的連拍速度。

由於我對此機的心態是虛榮炫耀兼研究,因此在玩了一段時間後購入
捲片馬達(1983年台幣7,600元)與可交換的六倍上視觀景窗(1983年台幣3,400元).

擁有
Nikon F3一開始好像很完美,誰知蜜月期一過,某天在試驗過捲片馬達連拍動作後,機械快門釋放桿及AE鎖的按鈕(箭頭指處)竟然彈出來,顯然是內部構件損壞了,由於隔天要拍照,於是急著到高雄八德路一家照相機修理店處理,於是那位"赤腳醫生的老闆"竟然信心滿滿而粗魯的拆開Nikon F3,一陣手忙腳亂後雖然修好了按鈕彈出來的部份,可惜從此曝光再也不準了.

後來到塩埕區找另一照相機修理師傅,他說沒救了,還說Nikon F3那陣子維修情形還蠻多的,由於對Nikon那樣的工藝水準有點懷疑,你想想看不過是捲片馬達的業餘小操作,如果是職業級的"出操"那還得了,因此我知道我買到的是工業瑕疵品啦.

加上
F3的觀景窗顯示光圈數字是光學式的,在周圍光線暗時幾乎看不出自己的光圈設定值,這種缺點對眼睛不好的我很困擾,於是最後忍痛賠錢把所有Nikon的東西全部賣掉.

因此我的結論是:現在是網路時代,如果要買任何一種商業產品,尤其是精密的東西,不妨先上網查查使用者的心得報告,會節省你的金錢與避免購買到不良產品後會產生久久的壞心情.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相*機*戀*人 無悔的影像QUEST...昂貴的器材不能幫助你拍出好照片

有些男人是自以為是的動物,看到女人買名牌就譏諷為瘋了,"什麼,不過是一個小包包而己,為什麼要四,五萬?"結果自己瘋車子時,壹兩百萬不眨眼.瘋音響時,一組AMP幾十萬,一對喇叭上百萬.瘋名錶時,十佰萬起跳到百千萬都有.瘋限量鋼筆時,從兩萬8萬50萬到上百萬一支一支買.這時男人愛面子會說:車子用來載妻兒呀(可是不許人家刮出一條細線),音響用來培養氣質(可是不許人家碰他的唱片),名錶限量鋼筆會增值呀(然後家人都戴Swatch,寫一支5元的原子筆).

所以瘋攝影時,花費以萬元計就是常態囉.....你看Canon EF300mm F2.8L IS USM專業數位相機專用望遠定焦鏡頭一支17萬,Canon EF 85mm f/1.2L II USM一支8萬,Canon Speedlite 580EX 原廠閃光燈一個1萬8.然後玩攝影的人會告訴你,這樣只是中價位而已,確實,1993年Canon 出了一支EF 1200mm f/5.6L(右圖),美金約90,000元,我看只有石油大亨買得下手吧,..

我要說的是昂貴的器材不能幫助你拍出好照片,你看到的好照片都是攝影家反覆練習,花費時間,忍受寂寞,早出晚歸,拋妻(夫)棄子,上山下海,風吹日曬雨淋,蚊蟲叮咬....等等苦難才得來的.

網友nikonguy分享出他的風景攝影口訣,只能說佩服佩服,值得你參考:

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氣象
正午沒好光,好光在晨昏
奇景重氣氛,雨霧不放過
天雨帶相機,傍晚等放晴
大底加慢片,腳架快門線變焦易耀光,儘量用定焦
取下保護鏡,裝上遮光罩
腳架要鎖緊,預鎖反光鏡
風景測中灰,白加黑要減長曝勤測光,上下包幾張
負片宜稍加,正片可略減廣角重主題,長焦壓縮景
小光圈景深,全開糊背景拍花側逆光,慢門顯動感
溪流宜長曝,綿綿又密密見山尋側光,見水拍倒影
對焦對主題,水平要抓平偏光去反光,漸變平反差
反差如過大,黑卡效果佳長曝避車燈,岩石要潑濕
有雲天要多,無雲地為主前景位關鍵,三分九宮格
人物增趣味,畫龍要點睛觀景去雜物,拍前撿垃圾.

簡單說就是要勤拍,勤記,ISO要小,腳架要用,
思考好再按下快門,穩定的成像是最重要的,否則即使你拍了三佰張,回家一看全都不能用,這是所有攝影人都有的經驗.

(不是愛玩相機.................只是一種對影像的迷戀..)

2006/09/22

好電影不寂寞,但須要強力推薦..尤其是盧安達飯店









最近看了許多DVD好電影如:
莎莉賽隆的北國性騷擾North Country,
李察吉爾的拼出真愛Bee Season,
勞勃瑞福的美麗待續An Unfinished Life,
荷蘭電影烽火孿生淚Twin Sisters,
西班牙電影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值得強力推薦
至於之前炒得火熱的:
衝擊效應THE CRASH
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
則覺得還好.. 但最值得介紹的是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這部由《以父之名》導演喬治泰瑞 Terry George所編導的真實故事電影,本片是以1994年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事件為背景,唐奇鐸 Don Cheadle所飾演的保羅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是一家比利時投資的四星級飯店中任職經理,在那場慘劇中的偉大事蹟.(我是不會告訴你劇情的)

我想要說的是台灣島內紅綠對抗,跟所有歷史上中外的政治操弄都是一模樣,如果引致暴動或戰爭,受害的正是一般的良民,跟著煽動者起哄的無知之人只不過自食惡果,可是害了那麼多無辜的家庭生命,怎麼會忍心呢?

阿扁與施明德都是民主先鋒與前輩,如果對台灣前途有決心改革,就從立法院著手,不要動不動發起什麼,最後真正得利的都是幕後那隻樂見其成的黑手.

當初台灣人也忍受了蔣家戒嚴政權與國民黨治理50年以上,好不容易終於看到民主輪替,大家以為可安居樂業,怎麼又要走回頭路,阿扁不好自然會有各級選舉反應,以前國民黨政權不也是這樣倒的嗎..?

對於街頭上紅衣人與綠衣人造成的顏色恐懼症,只能各于譴責,積極一點的應該是勸一下自己的親友不要去當個跟著煽動者起哄的無知之工具,還自以為正義凜然,難道那些報導分析是真的如表面呈現的那麼樣嗎,歷史上的黃巾之亂,太平天國,義和團...不勝枚舉,不都是下場一樣.....228事件難道不會再發生嗎..?也許華人容易被詐騙與煽動是一種特殊的基因吧.

熄火吧,世界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等著我們去做,譬如:捐個500元給世界展望會救助一下非洲的兒童吧,這是"盧安達飯店"給我的正面意義.

如果本文引起你的不快,請原諒並告訴我.